从濒临关闭到生源“回流”,从破旧简陋到书声琅琅,从4名学生“回流”到如今的124名——一所乡村小学的变化,讲述了一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“逆袭”故事。
这个变化,学生陈晓燕不知道。她从新疆“回流”到这里就读时,学校呈现给她的,就已是一副美丽的模样。
这个变化,陈晓燕也不必知道。回到高台县骆驼城镇新民小学,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,她只觉得很踏实,也很快乐,“这里伙食好、环境好、教学好,我喜欢这所学校”。
走进学校,劳动实践园内,师生种植的时令蔬菜长得郁郁葱葱,夕阳洒向塑胶跑道、笼式足球场、社团功能教室,将一个个活跃的身影拉长,融入无边晚霞中。
谁承想,六年前的骆驼城镇新民小学面临生源严重流失的挑战。四名学生、两名教师和三间教室就是这所学校的全部“家底”。
改变,迫在眉睫。
2018年5月,被寄予厚望的骆驼城镇中心小学教师赵吉凯调到学校担任校长。“是校长就要有担当,是好汉就要迎接挑战!”履新时,当着老师和村民的面,赵吉凯立下了这番“誓言”。那年暑假,赵吉凯和老师、工人一起加班加点改造食堂、粉刷教室墙壁、维修桌椅,利用假期时间走访群众,宣传办学思路。
“我们就从解决家长的难题做起。”赵吉凯说,家长把孩子送到了镇上乃至城区,来回接送或陪读耽误了很多农活,极不方便。
为此,学校尝试日托制办学模式,购置电灶办好食堂,让学生午间都在学校食宿,家长只需早送晚接,家庭劳动力大大得到解放。
彼时,老师们又多了一个角色——“午休看护员”。悉心照料每个学生午休和在校生活,聘请的大师傅每天也换着花样给学生做饭,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,既暖胃又暖心。
为改善办学条件,学校寻求多方支持,争取资金,对硬件设施进行维修改造,及时备齐学生休息用床和课桌椅,并解决了冬季供暖问题。与此同时,学校加大了校园绿化、美化、净化工作,使学校旧貌换新颜。
原本“老破旧”的校园慢慢有了“精气神”。
村民肖正刚用“翻天覆地”来形容新民小学的变化。“原来的校舍破败衰落,家长把孩子送到这里读书特别没有安全感,觉得再怎么困难也要把孩子送到外地去。赵校长和新老师来了之后,向主管部门寻求支持,一步步改善硬件设施,一切能为孩子争取的他们都去争取了。”
的确,新民小学就像赵吉凯和老师们的家,他们一桌一椅地添置家当,把“新家”渐渐填满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越来越多的家长看到学校的变化,纷纷将孩子转回家门口就读。仅当年秋学期招生,从镇中心小学、幼儿园,城区及新疆等地转入学生40多人。
六年来,每学期都有学生转入新民小学就读,随着学生数的逐渐增加和办学规模的扩大,一些问题也随之凸显,尤其是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设备已不能满足办学需求。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,优先给新民小学安排项目资金。
截至目前,先后投入700多万元,新建了餐厅、水冲式厕所、高标准塑胶运动场和笼式足球场……硬件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。
同时,学校还积极寻求社会捐助,努力改变教学用具、办公设施设备短缺现状。4万多元的体艺用品,2万多元的办公家具,价值10万元图书室及2万元电教设备……这些爱心捐赠纷至沓来,尤其是社会爱心团队捐赠3万多元的路灯,如同希望的火炬,照亮了孩子们的求学路,也温暖着村民的心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如今的新民小学已经从教学点重新变成了完全小学,同时辐射幼儿园,学生总数从4人增加到124人,教师数从2人增长到17人,3间教室到如今已经成了几排房间,功能室一应俱全……
新民村是高台县少有的多民族移民村,村民都是20世纪80年代从定西等地搬迁到这里的。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活动,提炼出“家校和悦、师生和谐、民族和睦”为主题的“和”文化,结合地域实际积极做好特色创建活动,抓好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传统节日、民族体育、艺术之间的有机结合。同时,邀请家长走进学校共同参与活动,体验学校生活,多年坚持下来,学校已经成为当地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典范。
如今的新民小学,是一所远近闻名的“四好”小学——学生在这里吃得好、睡得好、玩得好,最终实现学得好。
采访当天,为了迎接重阳节前来参观学校的退休老教师,师生一同装饰校园里的松树,在上面挂满孩子们精心制作的许愿瓶。“我相信,这将是孩子们一辈子最美好的回忆。梦想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。”赵吉凯动情地说道。
注: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“甘肃省民办教育网”文章均来自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,联系邮箱:2856501340@qq.com
甘肃省民办教育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